發布時間:2019-11-29 | 瀏覽:14296
內容摘要:***先我們要做好時間規劃和管理,也就是說,希望爸爸媽媽合理安排小朋友們學習和休息的時間。孩子畢竟不是心智發育成熟的成年人,長時間連續做一件事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都不是一件好事,更遑論集中注意力了。
***先我們要做好時間規劃和管理,也就是說,希望爸爸媽媽合理安排小朋友們學習和休息的時間。孩子畢竟不是心智發育成熟的成年人,長時間連續做一件事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都不是一件好事,更遑論集中注意力了。顯而易見的是,一個小時不專心的學習,效率遠不及半個小時專心致志的學習。
在查爾斯·施費爾和霍華德·米爾蒙共同編撰的書籍《如何解決孩子常見的問題》一書中就有寫到,對于一個5、6歲的孩子來說,長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過15分鐘,而對于年紀稍大的青少年兒童來說,完全集中注意力持續半個小時已經幾乎是極限了。因此建議大家把孩子們的學習分散到二十五分鐘為一個單位,然后稍作休息,讓大腦放松一下,這樣有助于提***率。
就像電腦一樣,我們工作待機的時間太長,很容易機身過熱,容易死機。在結束了20-30分鐘的學習后,給孩子幾分鐘自由活動的時間,同時也是一種獎勵機制,想想自由活動的快樂,寫作業都更有干勁了。除此之外,孩子們自主安排娛樂活動,也是時間管理的一種訓練。話說回來,其實哪怕是大人,我們也建議把工作放在小段時間內進行,類似于“少食多餐”。
執行這個方法期間,還有一個小貼士,就是當孩子進行一項活動的時候,輕易不要打斷他。比如孩子正在做作業的時候,媽媽進去送個水果,爸爸又端個牛奶,奶奶看著心疼抱起來親一口。這些畫面雖然很溫馨,但是長此以往,因為經常被迫抽離專注狀態,孩子的注意力就難以集中了。
當然,也有家長可能聽說過這些理論:轉移注意力、轉移關注點,讓大腦不同部分都活躍起來更有利于孩子的發展,也就是俗話說的“換換腦子”。這個觀點實際上和我們上文提倡的方法是相輔相成的,“專注”并不是說我們長時間地集中在一項單一的活動,而是我們在進行任何一項活動的時候都專心致志。舉例來說,孩子認真學習二十分鐘后,花五分鐘時間看了兩頁小說,但在做這兩件事情的時候都是全神貫注的,這是我們提倡的;但另一種情況是,雖然孩子學習一小時,可是看兩眼課本就去看一眼漫畫書,這并不能算專注。
第一,我們不希望孩子是“被打斷”、“被打擾”。***,我們希望減少這種“一心兩用”,或者“一心多用”的狀態。現代人的注意力越來越缺乏,一部分是因為像手機和電腦這樣的電子產品,讓我們可以“多平臺”地“多線工作”,從而越來越難集中在處理一項活動中。
因此我們要盡量減少孩子們在學習時的“外界干擾”,讓他們能夠保持對手頭正在做的事情的注意力,并且給他們安排好休息時間,保證他們可以在完成規定時間的學習任務后,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我們如果一味強求孩子專注,并因此剝奪他們玩耍的天性、把他們一直按在書桌前,可能會矯枉過正、適得其反;不如張弛有度,讓他們在特定的時間專注,同時給他們時間休息,以此***專注時帶來的疲勞。
對于孩子來說,家長可能更希望他們在學習上更專注。但實際上,就具體的學習方法而言,每個小朋友接受信息和處理信息的方式都不一樣,適合的學習方法也是百花齊放。像我就是強烈依靠視覺學習的典型。喜歡把所有信息轉化為圖形,或者是其他能理解的視覺效果。
對于像我一樣的同學,低年齡段的小朋友可以通過圖畫書,或者動畫來輔助學習;高年級的同學就可以做整理的時候多用圖表、顏色,解題的時候也可以轉化成圖形的問題,幫助理解。另一方面,我比較喜歡自己讀書獲得知識,自己一邊看一邊嘗試搞懂。而更多同學就比較習慣于聽別人的復述,或者講解。
所有學習方法都沒有孰優孰劣,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。這些信息都需要爸爸媽媽們在陪小朋友們玩耍的時候細心摸索,幫助孩子們總結。希望爸爸媽媽給小朋友們足夠的鼓勵和信心,和他們一起進步,一起探索世界的奇妙。
? 2022 ce114.com 版權所有:福建騰媒傳媒有限公司 全國服務熱線:4000-597-400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:閩B2-20200538
ICP備案/許可證號:閩ICP備2022014755號-2 商標注冊號:35309124